少年强则国强,回望陈嘉庚先生的少年时代
陈嘉庚先生诞辰
(选自《厦大时光日历(2021年)》)
公元一八七四年十月二十一日,陈嘉庚诞生在福建省同安县仁德里集美社。从出生到十七岁下南洋,陈嘉庚一直与母亲孙氏在一起,后来家中又增加了妹妹陈仙女、弟弟陈敬贤,一家人在集美老家,因为有父亲在南洋做生意,经济比较宽裕,生活比较安逸。父亲在南洋打拼,在新加坡也建立了家庭,所以一年也回不了几趟家,十七年的光阴,陈嘉庚基本是在父亲缺位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,母亲孙氏直接抚育与影响着他的成长。
陈嘉庚的父亲陈杞柏(1842—1909)
父亲不在家,陈嘉庚作为嫡长子,早早就有了一种家的担当,早早就懂得帮助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少年的他和渔村的小伙伴一起讨小海,一起参加田野和滩涂上的劳动。秋收时节,到田野捡拾稻穗瓜豆,海水退潮后,到滩涂上捉鱼摸蟹。最艰苦的是冬天,浅海石条上牡蛎成熟,他会和母亲一起,赤脚在滩涂上收拾牡蛎,身置寒风冷冽之中,小腿深陷冰冷的滩土海水之下,有时海风还会夹杂着雨点打在身上,让人哆嗦不已,几天下来,便会脚板开裂手掌疼痛。故乡的生活现实与艰苦的劳动,成了少年陈嘉庚成长的课堂,那些儿时的劳动情景磨灭不去,后来都在他亲自设计的鳌园石雕群中留下镌刻的记忆。
陈嘉庚出生地:集美颍川世泽堂
九岁时,陈嘉庚进私塾读书。集美属同安,同安是宋代宰相、中国古代科学家、药物学家和文学家苏颂的家乡,陈氏家族走进同安的时代,还是朱熹首任同安主簿时期。苏颂经济文章闻名天下,朱熹育才兴学师表群伦,自宋代以来,同安就被称为紫阳过化之地,海滨邹鲁之乡,历史上英贤竞立,文风鼎盛,诗赋论说炳炳琅琅,教育兴学蔚然成风。集美虽然只是个小渔村,但渔村的人们有渔村的哲学,村民们无论穷富,也都相信“赐子千金,不如教子一艺”,家长宁愿穷得当乞丐,也得给孩子请先生,小小的渔村,因此有着不少私人聘请教书先生来家教书的私塾。
陈嘉庚20岁时在家乡创办的惕斋学塾
陈嘉庚进的是他们陈氏家族办的南轩私塾。私塾先生叫陈寅,同姓人,教书只是领着学童念“书歌”,“牵丝拔调”(闽南话),也不解释词义不讲述内容,而且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,时常旷课。闽南俗语说:“先生若不管,学童搬海反”。就在这样一片胡乱中,陈嘉庚在南轩私塾读了一年“书歌”。第二年,伯父陈缨斟从新加坡回到集美,办了一个家塾,请了一位叫龙詹某为塾师,陈嘉庚就转入自家家塾学习。龙詹某以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四书为课,但教学与态度与陈寅相差无几,教书一月休假半月一月,授课也只是让学童背书,不作讲解,陈嘉庚依旧没有多少收获。从九岁到十四岁,这种“念册歌”的私塾学习,让少年陈嘉庚亲身体会到了旧教育的弊端。后来陈嘉庚回忆起这段私塾学习时这样说:“旧例塾师来一月余,即回家一月或半月,所读三字经及四书等,文字既深,塾师又不解说,数年间绝不知其意义,俗语所谓‘念书歌’是也。”
陈嘉庚记忆中的南轩私塾
(见鳌园石刻)
庆幸的是十四岁时,家塾换了老师,同安县秀才陈令闻被聘主持陈氏家塾,陈令闻颇有才气,在同安是知名人士,他一改原本陈家私塾的教材与方法,以朱熹编著的《四书章句集注》为教学内容,对集注详细讲解,陈嘉庚顿觉有了不同的感受,他说:“至十三四岁读四书注,始有解说,十六岁略有一知半解。”但就是这个少年时期的一知半解,却加深了他对祖国文化深沉的爱与深入心灵的体验,后来他创办集美学村与厦门大学,以及在南洋创办道南等学校时,一个最重要的出发点,便是不能让中国人,尤其是在异邦的中国人数典忘宗,忘了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。
《陈嘉庚传》,厦门大学出版社出品
(点击图片购买本书)
陈嘉庚,被毛泽东主席称为“华侨旗帜,民族光辉”的一代伟人,在100年前的民族危难之际,抱着“教育为立国之本,兴学乃国民天职”信念,创办了集美学村,以及闻名遐迩的厦门大学。他一生“深怀爱国之情,坚守报国之志”,他跨越了四个时代的历史人生,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,无论怎样的艰难曲折,怎样的云遮雾罩,怎样的诡谲多变,他在每一个历史的关节点的正确选择与行动,都值得给后人深深地敬仰。
在陈嘉庚先生147周年诞辰的这一天,我们一起阅读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系列出版物之《陈嘉庚传》,在朱水涌教授的带领下,从陈嘉庚的少年时代开始,领略这段波澜壮阔的历程。
(本文由《陈嘉庚传》部分文字摘录整理而成)
供稿 | 《陈嘉庚传》
供图 | 《陈嘉庚传》
编辑 | 冀 钦、张 怡
审稿 | 洪秋霞、黄茂林
扩展阅读